1.1 經濟學導論 (21)
- 1.微觀經濟學所要論證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( )開始答題
- 2.經濟物品是指( )開始答題
- 3.“資源的稀缺性”是指()開始答題
- 4.經濟學可以定義為( )開始答題
- 5.下列各項中哪一項會導致一國生產可能性曲線向外移動( )開始答題
- 6.生產可能性曲線說明的基本原理是( )開始答題
- 7.生產可能性曲線凹向原點(即向外凸出)反映了( )開始答題
- 8.資源的稀缺性是指( )。開始答題
- 9.理性經濟人假設是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邏輯基礎,這一理論假設的核心認為人們( )。開始答題
- 10.宏觀經濟政策的第一目標是:( )開始答題
- 11.物價穩定是指( )。開始答題
- 12.一國政府對經濟進行調控和管理的目標是( )。開始答題
- 13.通貨膨脹率是衡量( )的宏觀經濟目標。開始答題
- 14.宏觀經濟環境因素不包括( )。開始答題
- 15.物價穩定的前提或實質是( )。開始答題
- 16.在開放經濟體中,一國對所有產品和勞務的支出所反映的是( )開始答題
- 17.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,其中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是( )開始答題
- 18.下面哪組宏觀經濟發展目標所對應的衡量指標是錯誤的?( )開始答題
- 19.現代經濟的核心是( )開始答題
- 20.衡量一國開放程度高低的標準是( )開始答題
- 21.考察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動態變化的參考指標是( )開始答題